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news

十万群众十二运场馆学消防

作者: 时间:2013-08-09 浏览次数:313

分享到:

    十二运日益临近,如何做好场馆消防工作成为全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重要课题。8月6日至8日,全省所有投入使用的比赛场馆统一开展了逃生疏散互动体验活动,各地组织比赛场馆工作人员、消防运行团队、赛会志愿者、大中小学生、媒体记者等参与了活动。活动当天,全省50家比赛场馆同步开展应急疏散演练,1000余名赛会志愿者、10万余名群众统一接受了一次消防逃生自救教育,学到了消防常识和应急避险知识。

    沈阳

    志愿者第一时间站出来

    观看十二运比赛时,如遇场馆发生火灾应该怎么做?

    8月6日,在沈阳大学柔道馆内举行的逃生疏散互动体验活动可以给出你答案。

    活动选取场馆看台西侧一区域,假定距离看台最近的A1出口处突然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200名正在观赛的观众被困,大家惊慌失措,比赛秩序一度被打乱。此时,广播里不停地播放通知,让大家关注身边的消防安全志愿者,向他们寻求帮助。

    惶然之时,观众席的5名志愿者及时站了出来,按照既定职责分工,有序引导观众撤离。大部分群众能够按照志愿者的指引有序疏散,但也有部分观众的逃生行为需要校正。 “刚才太着急,就想着如果直接下来会逃得更快。 ”在警报响起时,身穿蓝色T恤的张先生坐在倒数第二排,由于离安全出口比较远,他情急之下跨越了两排座椅。一位志愿者发现并制止了他:“这样很容易摔倒,反而耽误逃生时间。如果有其他人效仿,还会造成场面混乱。 ”

    在“火灾”发生的一瞬间,几名群众冲到栏杆处对着着火点拍照。“‘拍下来、发微博’,这种网络时代的条件反射可能会降低个人逃生的概率,甚至还会影响其他人的疏散速度。”一名志愿者一边制止这种行为一边说。

    观众小李和朋友一起朝着入场的A1出口跑去,被志愿者及时拦下:“A1出口处正在着火,请向南侧出口逃离。 ”

    在疏散过程中,志愿者一面提醒观众注意安全采取低姿有序撤离,一面向观众介绍场馆逃生存在的误区和常见的错误行为:在比赛场馆中观看比赛时一旦遭遇火灾,一定不能按照惯性思维寻找来时路,如果是来时的出口着火,只会离危险越来越近;撤离时不要拥挤,注意脚下台阶,防止摔倒和踩踏事故的发生;撤离后,更不能因为落下了手机、提包等返回看台。

    1分30秒之后,200多名群众全部撤离到场馆外广场的安全区域,而“火势”也在短时间内被场馆消防团队有效控制。

    据介绍,沈阳市37个涉运场馆共配备赛会志愿者6310名。为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现场观众能够快速、有序、安全撤离赛场,比赛场馆内各个安全出口、楼梯口及各通道拐点处都有一名志愿者,他们除了负责及时报警、组织开展初期火灾扑救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迅速组织被困观众向安全出口撤离,其中包括提醒观众镇定应对、阻止期间影响疏散的情况发生、疏散路径精准的引导等。

    场馆志愿者引导疏散工作借鉴了网格化消防管理的经验,将每块看台作为一个大网格,根据每块大网格所处的位置和大小,设置若干名志愿者,分布于网格内的各个点位,以点带面形成若干小网格,负责所在区域的人员安全,每名志愿者负责的区域具体到座位排次和固定的多少人员。以此次疏散互动体验为例,看台上设置5名志愿者,前排两名志愿者负责1至5排共95人的疏散,以及撤离看台的整体方向引导;6至12排可容纳观众133人,由于所处位置较高、距疏散通道较远,疏散难度较大,所以在第6排中央、第9排左右两端各设置了一名志愿者,负责邻近区域的人员疏散。

    在此之前,消防部门对全部志愿者进行了专门培训,使其对自己的职责、负责的具体区域及区域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都了然于心。因此,在此次活动中,所有志愿者在突发事故面前都能够在短时间内精准地找到最佳通道和出口,在最短时间内组织观众有序、有效地做好疏散撤离,从而保证了赛场和人员安全。

    志愿者侯东方是沈阳大学音乐学院大二的一名学生。在消防应急演练中,她坐在第7排中间位置,负责第6至12排观众的疏散。 “我们都经历了全面的消防培训,消防官兵教会我们如何在保持冷静的情况下,用准确的语言指导观众快速逃生”侯东方说。

    赛会志愿者点多面广,在十二运比赛期间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一旦场馆发生火情,“志愿者站出来”会成为场馆消防安保力量的有力补充。

    大连

    不到五分钟体验者全逃离

    8月6日,大连市甘井子体育中心迎来了一支特殊的体验团队,300名小记者团成员同700名场馆工作人员、赛会志愿者和各界群众组成的 “千人逃生体验团”,一同参与了逃生疏散互动体验。他们不单单要学习逃生自救常识,还领取了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根据此次逃生体验,撰写一篇体会文章。

    在走进场馆的一刹那,小记者团的成员无不显示出兴奋的神情,在听到消防员介绍体育馆看台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数量和位置时,小记者团成员不停地用笔记录着这些“生命通道”的位置和重要性,同时不停地向消防人员询问:“叔叔,这个标识和刚才的有啥区别”“应急照明灯在断电时启动是通过手动控制吗”……

    小记者团成员李壮说:“以前学校也搞过消防疏散演习,但是到体育馆来体验还是头一次。这里空间大、安全出口又多,真要是发生火灾,不提前摸清安全出口位置还真容易迷路啊。今天我要把见到的、学到的都记录下来,回去告诉我身边的朋友。 ”

    小记者王学林已参加过多次消防宣传采访活动,但就当天的活动他还是感触颇多:“以前不管是去商场还是饭店,都是跟着爸爸妈妈一起,从来也不关心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经过亲临疏散现场我才知道,熟悉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何等重要,这么大的一个场馆,一旦发生火灾还真不知道往哪跑。这次体验活动结束以后,我要把学到的消防常识写成报道,给家里的亲戚朋友和同学老师看,让大家以后要格外留意注意身边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让消防常识深入人心。 ”

    随着消防疏散体验活动的正式开始,小记者团成员在安保人员的引导下,用小手帕、衣服等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从最近的消防疏散通道有序撤离。

    有几名小同学一边撤离一边叮嘱身边的观众:不要惊慌,将身体放低,听从消防人员的指挥,这样才能安全撤离。不到5分钟,小记者团成员与所有参与体验的人员全部安全撤离。

    大连市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十二运比赛现场,必定会有很多未成年人观众,他们属于逃生疏散的弱势群体,是易造成伤亡的重点人群。但是孩子也是接受和传播消防常识的有效群体,他们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并乐于把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亲友。为此,我们邀请了小记者团成员参与此次体验活动。 ”

    丹东

    现场设障碍让大家来闯关

    “这是篮球馆东区疏散指示图,请大家告诉我一旦发生火灾该如何快速逃生”“发生火灾后,离您最近的安全出口是否最安全”……8月7日,在丹东市新城区体育中心内,赛会志愿者小杨带领观众进行消防知识问答。当天,丹东市公安消防支队组织场馆工作人员、消防志愿者、各界群众、媒体记者等500余人开展了“消防设障碍,大家来闯关”主题互动体验活动。

    体验活动中,除了“消防问答”外,消防部门还设置了“消防标志标识连连看”、“火眼金睛”、“我是消防员”3个消防体验游戏环节,精心策划活动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

    《鸭绿江晚报》记者王路洋认出了所有消防标志,找到了全部火灾隐患,却在结绳自救环节栽了跟头。他说,“虽然以前就知道发生火灾被困较低楼层可以通过结绳法自救逃生,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结绳。回去之后我得好好学学,一旦发生火灾时还真能救命。 ”

    在随后的 “火场逃生”环节,消防人员在场馆的疏散通道设置了重重 “机关”:有的安全出口上了锁,有的应急照明灯插头被拔出,有的疏散通道堆放了塑料桶、桌椅等杂物。

    “险情”发生后,500多名体验人员在场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纷纷从不同的安全出口疏散。“啊!这个出口怎么被锁住了? ”“哎呀,谁在这里堆了这么多东西”……疏散的人群中,人们叽叽喳喳地表示不满。

    面对“失败”的逃生结果,几名体验者垂头丧气,纷纷谈起了感受:“安全出口的门不能上锁,要是真着火了害人又害己”“消防设施一定要保护好,紧急情况下是救命的”……

    互动体验活动结束后,体验人员也总结了几条逃生经验:在观赛过程中,不但要留意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还要注意通道是否畅通,发现堵占情况要立即向工作人员反映,及时处理。

    铁岭

    体验结束后现场签订承诺书

    8月6日,铁岭市300余名场馆工作人员、志愿者、大中小学生、媒体记者在铁岭师专体育馆参加了逃生疏散互动体验活动。假设在比赛期间体育馆主看台发生大火,体验人员在场馆工作人员、赛会志愿者的引导下,根据既定方案逃离现场。

    活动开始前,参与体验人员张立新认为,应该按照人流的方向逃生,跑在第一位的一定是了解出口在哪。然而,在互动体验活动结束之后,他对火场逃生有了新的认识:“在这种人多、面积大的体育场馆,还真得事先了解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跟着别人盲目逃生太危险了。 ”

    体验互动结束后,铁岭市公安消防支队与场馆签订了《十二运期间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承诺书》,向场馆负责人发放了 《十二运期间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告知书》,明确了场馆的消防安全要求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确保了火灾防控关口前移。

    随后,消防支队防火参谋对体育馆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各岗位相关人员进行了消防培训。通过观看火灾录像和现场演示授课等形式,结合场馆建筑结构、消防设施以及灭火应急预案,为工作人员讲解了体育场馆火灾特点、预防措施及逃生疏散的技巧。

    场馆消防管理人表示:“此次培训十分有必要,不但使我们掌握了日常的消防安全基本常识,更为场馆的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员工消防安全技能,通过实地操作、模拟演练等形式开展培训,确保十二运期间场馆不发生起火冒烟事故。 ”

    盘锦

    隐患意见箱请市民挑毛病

    8月8日,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组织200余名场馆工作人员、志愿者在奥体中心展开逃生疏散互动体验活动,活动现场设置的意见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据了解,7月末,盘锦消防部门指导全市5家涉运场所(馆),采取设置“意见箱”的方式,号召场馆工作人员、涉运场所人员以及场所入驻的群众全员大行动,积极参与消防安全隐患“大找茬”行动。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对意见箱内的意见内容进行整理、核查,并采取择优的方式对提供有价值隐患线索的人员进行奖励,积极调动全员查找安全隐患的积极性。

    活动当天,消防官兵带领体验人员实地行走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教大家认知通道中的安全指示标志,并组织体验人员展开消防安全隐患 “大找茬”活动。

    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张阿姨深有感触地说:“这种场馆体验活动太有必要了。这么大的一个体育场,如果对通道不熟悉,一旦发生火灾还真容易发蒙。其实,在我们身边的确存在很多火灾隐患。我住在高层小区,平时上下楼都坐电梯,我和邻居都把一些杂物堆放在楼梯间。现在我可知道了,我们都把自己的逃命之路给堵上了。回去之后,我得马上和邻居们把杂物清走。 ”

    据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场馆体验活动还将陆续开展,消防支队也将以场馆为中心,将隐患查找整改工作在全市普及开展,发动“妈妈防火队”等社会力量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切实达到净化消防安全环境的目的。

    8月6日至8日,全省所有投入使用的比赛场馆统一开展了逃生疏散互动体验活动。返回办理成都消防手续首页

   

135-5007-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