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news

校园发生"火灾",往哪里跑?养成消防意识很重要

作者: 时间:2014-07-08 浏览次数:204

分享到:

孩子养成消防意识更重要

北部新区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副处长仲林表示,小学生不知道火患的危害,又是最容易携带火源的人群之一,认知能力比较有限,往往感受不到危险,情绪波动也会比成年人强,时常会出现惊慌、紧张,造成无法自救,“比起成年人来说,孩子的消防意识养成更重要。”

校园发生校园发生
校园发生校园发生
校园发生

“走这边,这边人少。”四年级2班跑出来一男孩,看见楼梯过道蜂拥的人群,扭头带着同行的3个小朋友,往人少的反方向跑,最终来到一处开放式图书架旁。

消防解读:安全疏散时,最好不要脱离队伍。如果独自行动,应该朝着逆风方向寻求逃生路线。

图书架上堆积的书籍,属于易燃物,火源很可能窜到书上,从而诱发大火。

在教学楼2楼,部分学生脱离队伍,躲进了一个公共卫生间,把卫生间的所有水龙头打开后,躲在角落里。

消防解读:虽然将水龙头全部打开,较小的火情暂时不会窜进来,但火灾发生时最致命的不是明火,而是浓烟。一旦浓烟灌进密闭的卫生间,人吸入两分钟就会昏迷,最终无法自逃。

重庆晚报记者随后来到看似空荡荡的教学楼,意外发现一些学生并没有离开。在三楼、四楼,教室里均有学生蜷缩在桌椅、讲台下。

消防解读:校园火灾中,最忌讳的就是躲在教室。教室堆放了大量书本,都是易燃物,教室往往只有前后两扇门,一旦明火进入,整间教室将会变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无法逃走。

在二楼公共卫生间,两个小男孩尝试翻过比自己还高的护栏。护栏的另一端,是一个教室般大小、两面环墙的空旷露台。路过的老师发现了他们,并劝阻了下来。

消防解读:跑向空旷的露台并不完全错,最正确的应是跑向楼顶露台。这里是最不易接触明火的地方。逃到楼顶露台后,可向楼下扔东西,或挥舞鲜艳的物品,寻求救援。

在教学楼二楼通向操场的消防通道上,部分学生躲在大门后。由于老师忙于疏散,很难发现门后的学生。

消防解读:躲在门后,是最笨、也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因为躲在门后,既不能达到逃生的目的,别人也不清楚门后的情况。门后的孩子一旦吸入浓烟而昏迷,前来救援的消防官兵也很难发现他们。

135-5007-7119